浙江华宇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Zhejiang Huayu Foundation EngineeringCo., Ltd.

深基坑旋挖桩施工技术交底

2024-03-25 09:03作者:华宇基础
文章附图

工程概况

1、基坑支护结构方案


桥西商住楼工程为一栋地上30层,地下2层的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深度约8.3m,基坑采用支护桩(旋挖桩)+撑的支护形式,基坑外侧采用双排搅拌桩搭接构成止水幕墙。旋挖桩桩径为1000mm,桩间距为@150mm,桩身采用C25混凝土,要求穿过软土层进入强风化不少于2m。

2、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主要有如下土层:

(1)杂填土;

(2)淤泥土质;

(3)淤泥质粉细沙;

(4)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5)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6)微风化泥质粉砂质。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淤泥质粉细砂中,该层厚度较大,且分布连续,具有中等性透水层,为本场地内的强透水层。场地临近珠江,其地下水承压水头高度与珠江水相近,因此场地范围的第四系地层中的地下水与珠江水有较好的水力联系,其主要补给源为珠江水,场地内的地下水位变化受潮汐的影响,地下水位波动较大。

3、旋挖桩施工平面分布示意图




4、旋挖桩施工情况


本工程旋挖桩共170根,预计工期为24d,平均每天完成8根。前期施工每天完成8~10根,但由于后来机械故障和春节假期的影响,导致平均每天施工完成数量4~5根。虽然工期有所滞后,但总体上施工进度仍比较传统冲孔桩和钻孔桩要快。





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一、旋挖机构造及技术参数


桥西商住楼工程旋挖桩采用我国较为常用的金泰SD系列多功能钻机,现以本工程所采用的SD20旋挖机进行介绍。

钻杆:具有摩阻式和自锁式伸缩式钻杆供选择

钻头:可配套短螺旋钻头、普通钻头、捞沙钻头等

底盘:采用特制的专用可扩展底盘,机动性强,提高整机的稳定性

动力配置:采用Cummins系列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

电控部分:采用派芬自动控制公司自动及手动调平系统

液压系统:整机采用全液压传动系统,实现全功率负载适时控制

结构部分:采用段式可折叠桅杆,可降低运输状态高度

    旋挖机结构主要由底盘、钻杆、钻具、动力头、电控系统这五大部分组成,下面简单介绍这几部分结构特点


01


1)旋挖钻机的底盘 

底盘可分为专用底盘、履带液压挖掘机底盘、履带起重机底盘、步履式底盘。履带专用底盘结构紧凑、运输方便、外形美观、造价高。履带起重机底盘工作装置采用附着型式,主臂分为可伸缩箱型结构和框架结构,可兼作旋挖钻机和履带式起重机,节约设备投资。步履式底盘一般为三支点液压步履式行走支架、稳定性好、但移动运输不够方便、造价低,目前国内少数厂家采用。



02


2)钻杆、钻具 

钻杆是一个关键部件,分为内摩阻式外加压伸缩钻杆和自动内锁互扣式外加压伸缩钻杆。内摩阻式钻杆在软土层钻进效率高,锁扣式钻杆提高了动力头施于钻杆并传到钻具的下压力,适于钻进硬岩层,对操作的要求也较高。为了提高作业效率,一台钻机大多配备两套钻杆。钻具有多种,目前有长螺旋和大直 径短螺旋钻头、回转钻斗、捞砂斗、筒形钻斗、扩底钻头、岩心钻头等



03


3)动力头 

动力头有液压驱动、电机驱动、发动机驱动。无论何种都 具备低速钻进、反转高速甩土功能。目前大都采用液压驱动,有双变量液压马达、双速减速机驱动或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驱动。动力头的钻进速度一般都具有多挡, 适合在多种工况下作业。电机驱动一般采用特制的恒功率双速电机,力矩大、过载能力强。






二、旋挖机施工工艺流程

旋挖钻机成孔首先是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并直接将其装入钻斗内,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地取土卸土,直至钻至设计深度。对粘结性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而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必须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向孔内投入护壁泥浆或稳定液进行护壁。

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七点:

1) 桩基定位:根据勘测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及测量控制网引测,在轴线的延长线上做点,桩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测量控制点进行校核,并做好有效保护。

2)埋设护筒:护筒中心线对准测定的桩位中心,严格保护护筒的垂直度,确保其中心线与桩中心重合;护筒固定正确位置后,用粘土回填夯实以保证其垂直度。

3)桩机就位:钻机安装就位后,应将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孔位偏移。(旋挖钻机一般都带有定位后的锁定功能,只要钻机不整体移位,钻杆可以自由旋转,经操作手的操作,就会仍对准原定桩位中心。)

4)成孔:利用泥浆箱和泥浆池配合使用,采用人工(采用泥浆泵搅拌造浆,泥浆采用钠基或钙基膨润土制作,掺量按泥浆比重的要求进行换算或用泥浆比重仪控制即可。)搅浆护壁成孔,泥浆比重应根据具体底层条件而定,根据试桩及施工经验确定各层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泥浆比重选取范围一般为1.05~1.10之间);成孔后对孔径、孔深、沉渣、泥浆比重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旋挖钻孔最大的优势就是泥浆可以反复利用,第一次造浆后,以后做适当补充即可)

5)安放钢筋笼:利用吊车将钢筋笼垂直吊入孔内,放到设计标高面后固定好钢筋笼。

6)安装导管: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导管直径、长度应与孔深配套,管距孔底0.3m,初灌量应保证混凝土扩散后,导管埋入深度不小于1m

7)浇注混凝土:每注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利用吊车向上拔管,每提0.3m, 反插一半,保证混凝土的扩散和密实,如此循环,直至顶面。最小埋入深度不能小于0.5m,最大埋深可达到10m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旋挖施工所需要的泥浆比重较小、沉渣较少、砼与泥浆重量差明显。(具体施工中最大埋管深度达到11m,砼在灌注时仍翻浆正常。)



三、旋挖桩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1、施工质量质量预控

(1)桩机性能检查。桩机组装完成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对桩机主要性能进行检查。对于自控系统的准确性,监理应对桩机底座、导杆垂直度等用经纬仪、水准仪核查,确保自控系统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成孔工艺评定。通过试成孔,确定钻机在场地不同土层的钻进速度,护壁泥浆比重、成孔质量情况作初步分析,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参考数据。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提倡方案的先进性、可行性、安全合理、质保措施工得力。监帮组合,积极协调,为工程质量保证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施工方案优化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工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4)督促施工单位按工程要求建立、健全、完善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检查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5)对旁站内容、关键部位、控制目标进行策划,落实旁站人员,建立旁站工作制度。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 》要求,对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和灌注桩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应设立以下质量监控点:

⑴ 桩位测量:施工前应复核基础轴网,建立控制桩,妥善保护;对每根桩定位,可插端头有油漆标志的短钢筋;在每根桩护筒埋设前,还要再次复测,利用轴网上的两根控制桩作基点,矢量前方交汇法复核桩位,防止施工期间挠动造成桩位偏差。

⑵ 护筒埋设:用十字交叉检查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重合,护筒周边土要填实,保护护筒稳定。

⑶ 桩机就位调整:某些型号的旋挖钻机具有自动调整显示,但监理人员应定期对自控系统复核。

⑷ 成孔:在钻孔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泥浆液面位于地下水位以上2m左右。检查自控仪表显示,防止钻头偏移出现孔斜,取出的碴土应及时清运出工作面。

⑸ 入岩:在钻至入岩时,根据最后一挖斗取出的石渣与标准岩样比较,确定入岩界面。如岩层坚硬可换螺旋钻头,钻至不少于设计要求的深度(具体深度可现场根据岩层标高而定)。

⑹ 终孔检查:利用测绳、孔规(或孔径仪)检查孔深、孔径、垂直度等。

⑺ 清孔:按照试成孔经验,可在钢筋笼吊起后开始清孔,有利于减少沉碴厚度。清孔后应立即测量孔深,与导管安装后的孔深比较,确定沉碴厚度。

⑻ 混凝土水下浇灌:砼浇灌过程是成桩的关键阶段,也是质量问题易发阶段,隐蔽性较强,事后难以补救。因此监理全过程旁站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留质量隐患。旁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重要环节:

① 检查每罐车砼配合比,坍落度应符合要求。

② 首灌正常后应连续浇灌砼。在浇灌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2~6m)

③ 桩顶的灌注标高和桩头砼质量控制。规范要求桩顶灌注标高至少比设计高出0.5m。具体超灌高度因设计桩长,浮浆厚度而定,本工程桩头超灌高度约为0.6m,由于内外压力差较小,拔管速度过快易造成桩头砼不密实,裹入泥砂等质量缺陷,因此在浇灌砼最后阶段应降低拔管速度并往复插拔。

四、常见问题预防和处理技术措施

常遇问题

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孔深未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旋挖钻进速度变化和旋挖钻进工作状态确定

孔底沉渣过厚

(1)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比较。

(2)清孔、下钢筋笼和浇混凝土连续进行

坍孔

(1)在松散砂土中钻进不宜太快

(2)及时补充泥浆,必要时加大泥浆比重,粘度,或抬高水头高度

(3)实施连续作业

(4)回填粘性土,反转护壁后,再钻进

孔径不足

(1)检查钻头直径(旋挖钻头两个外齿的最大距离)

(2)在流塑土层造成的缩径,宜采用上下反复扫孔加优质泥浆护壁

钻孔漏浆

(1)加大泥浆比重及粘度或倒入粘土反转

(2)护筒防护范围内,封闭接缝,稳住水头加长护桶长度。

钢筋笼上浮

(1)浇灌混凝土导管不能埋得太深

(2)保持合适的泥浆比重,防止流砂涌入托起钢筋笼

桩身砼蜂窝、孔洞、

缩径、夹泥、断桩

(1)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

(2)连续浇注,每次浇注量不宜太小,成桩时间不宜过长

(3)导管埋入砼不得小于1米,不能漏水,第一节底管应大于等于4米

(4)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导管法兰连接处罩以圆锥形铁皮罩,防止 拔管时挂住钢筋笼。

堵管

(1)配制和易性好的混凝土

(2)上下窜动导管可振捣、疏通

(3)保持连续灌注

断桩

(1)导管提升过高,应加强测量混凝土面高度

(2)堵管时造成的断桩,宜采用合理方法接桩

1

企业技术

1.静钻根植桩工法

2.全迴转全套管钻机钻孔咬合桩

3.ZRT钻机钻孔咬合桩

4.长螺旋施工工法

5.潜孔锤施工工法

6.SMW工法

7.PC组合钢管桩施工工法

8.组合钢支撑

来源:中南岩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电话|0577-86053008

地址|温州鹿城区合众大厦市府路168号1501室